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刊 1984年创刊 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
ISSN 1006-6101 CN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检 索
网站导航
中国比较文学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English
本期目录
← 上一期
下一期 →
主持人的话
刘洪涛
摘要
(
29
)
PDF
(1003KB) (
2872
)
2024, 0 (3): 1–1
世界文学史写作的新范式及其相关理论问题
刘洪涛
摘要
(
29
)
PDF
(1448KB) (
2804
)
2024, 0 (3): 2–15
世界文学史写作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发展至20世纪末,皆以西方文学为中心。而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文学格局的深刻变化,推动国际学术界世界文学史的写作范式在21世纪发生了巨变。对《剑桥世界文学史》《文学:世界史》《文学史:走向全球视野》这三种新世界文...
材料史:一个德语比较文学概念的死与生
杨俊杰
摘要
(
29
)
PDF
(1464KB) (
2868
)
2024, 0 (3): 16–30
材料史最初在德语比较文学领域里占据统治地位,之后遭遇法语比较文学的严厉抨击。法国学者梵·第根明确提出以主题学来替代材料史。材料史为主题学所替代,甚可谓20世纪比较文学领域的重要事件。本文通过梳理指出,材料史在比较文学领域里还有发展空间,更有继续存活的权利。首先...
法国比较文学的悖论和反思
萧盈盈
摘要
(
29
)
PDF
(1427KB) (
3020
)
2024, 0 (3): 31–43
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一样,法国比较文学在否定旧文学之普遍性的同时又将这普遍性赋予了自身,因此自诞生之始就烙上了普遍性—绝对的悖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危机之争让比较文学很大程度借鉴了结构主义,从事实影响研究转向了基于不变量的平行研究,从垂直的时间研究转向横向的空...
“两个法国”之间的勒内·韦勒克:论比较文学在美国的理论化进程
姚孟泽
摘要
(
29
)
PDF
(1412KB) (
)
2024, 0 (3): 44–55
勒内·韦勒克在其学术生涯早期,通过反对“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建构起了一种文学研究理论和“文艺学”理论体系。尽管同一时期美国比较文学的主流形态仍然是“法国式”的,韦勒克的理论建构在实践中也难以落实,但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文学研究的制度化发展。然而,从20世纪60...
解体之后的复兴——当代俄罗斯比较文学学科体制与学术机制之观察
周启超
摘要
(
29
)
PDF
(1597KB) (
)
2024, 0 (3): 56–72
苏联解体以来,比较文学研究中推重实证梳理或推重类型学辨析的传统在今日俄罗斯均得以延续,科学院系统研究机构中比较文学学科建制得到加强与拓展;比较文学教学在俄罗斯高校大面积登堂入室,涌现出一批新的比较文学重镇;俄罗斯比较文学界与国外同行尤其是法、德同行的对话交流得...
世界文学系统中的世界文学概念
范劲
摘要
(
29
)
PDF
(1720KB) (
)
2024, 0 (3): 73–91
本雅明以20世纪人的眼光,觉察到德国浪漫派的激进性。浪漫派凭借其系统性和反身性方法,不仅在艺术哲学思考上超过了歌德,且在认识论上和当代前沿科学理论相通。在新的认识论视角下,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也会呈现出新样态:不是对文学世界的客观认知,而是在世界文学系统中建立一...
视域的张力与“世界”的置换:达姆罗什的邀请和疑难——从《如何阅读世界文学》谈起
郭西安
摘要
(
29
)
PDF
(1696KB) (
)
2024, 0 (3): 92–117
达姆罗什世界文学方案的关键在于,凭借“椭圆的比较视域”在国族文学及其相应的语文学综合细读与比较文学的多语主义负重及“高等理论”泛化两种模式间求取张力平衡,这种张力阅读法背后隐藏着面对比较文学研究困境的多种考量。其将“国族”范畴视为对文学铸成区分性形构的界域力量...
东印度公司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国想象
施晔
摘要
(
29
)
PDF
(1516KB) (
)
2024, 0 (3): 118–134
一直以来,学界鲜有人关注东印度公司与浪漫主义文学中国书写间的关系。事实上,该公司在华的贸易和外交活动对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产生了多重影响。一方面,公司包括探险、贸易和知识习得的旅行笔记及进口至英国的各类物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通和融合,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元的...
虚无中的道德激情:1920年代中国新文学对阿尔志跋绥夫资源的理解与征用
刘佳宇
摘要
(
29
)
PDF
(1551KB) (
)
2024, 0 (3): 135–155
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最早在1920年以“俄国文学真精神”的面目被译介进入中国,对其中的虚无主义精神的阐释,反映出1920年代中国新文学建设自身时的美学诉求和伦理立场。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沙宁和绥惠略夫这两个现代人形象,译介者发掘了作品中体现的否定力量、反传...
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活动与接受倾向
沈翊清
摘要
(
29
)
PDF
(1598KB) (
)
2024, 0 (3): 156–178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文化著作和文学作品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行旅已近百年,译入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了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与接受。本文从文化语境、意识形态、政治背景等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入手,归纳出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倾向经历了...
爱情、忠贞与世俗现代性:论周瘦鹃中文首译哈代“回首”的反讽缺失
刘月洁
摘要
(
29
)
PDF
(1606KB) (
)
2024, 0 (3): 179–198
周瘦鹃翻译的哈代短篇小说“回首”是哈代进入中国之始,但周译本缺失了“回首”鲜明的反讽风格。清末民初对西方通俗文学的译介生态造成了周译本的不充分性,与周瘦鹃创作的哀情特质共同造成了周译本反讽的缺失。这种缺失形成的原因既非周瘦鹃的误读,亦非其刻意改写,而是一种介于...
中国丝绸与古罗马文学
蒋永国
摘要
(
29
)
PDF
(1633KB) (
)
2024, 0 (3): 199–220
众多文献证实,来自中国的丝绸首先对古罗马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广影响,然后又被演绎到各类文学作品中,对古罗马文学想象力的增强、审美空间的拓展做出了历史贡献,并促进了古罗马文学的妇女解放书写。研究中国丝绸的介入可开拓古罗马文学跨文化物性书写的新领域,对于反思文化中...
吃的隐喻——近代中英海外游记中的食物再现
陈晓兰
摘要
(
29
)
PDF
(1540KB) (
)
2024, 0 (3): 221–235
旅行者不只运用视觉凝视异国,也通过味觉品尝异国。18世纪末英国访华使团的使华记述、19世纪后期清朝使臣的出使欧美记,对于中餐、西餐以及中西食物之道和待客之道的再现,为窥视近代中西相遇中的饮食问题和文化差异提供了独特的维度。这些异域游记记录了来自东西两大帝国的使...
《月中人》与17世纪英格兰的月亮书写
王骁
摘要
(
29
)
PDF
(1524KB) (
)
2024, 0 (3): 236–253
天文学革命和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早期现代欧洲月亮书写传统的复兴。在英语文学史上第一部月亮旅行作品、且常被视为英语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月中人》中,戈德温主教以主人公冈萨雷斯的“圣赫勒拿岛—月球—中国”之旅,对英格兰乃至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如何步入现代这一问题进...
东西文化谱系中“生命”与“美”的通变——中日“身体美学”的观念及其表现的比较
杨皓童
摘要
(
29
)
PDF
(1596KB) (
)
2024, 0 (3): 254–271
对于身体美学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往往最能体现人类文化之间的普遍价值异同。在中日文化比较研究中,通过渊源、表现、意义、艺术直观和文本理解等环节,聚焦于身体美学问题的探讨,可以把握同为东方文化谱系中“生命”与“美”的观念的相通性和差异性。在西方美学体系的强势话语影响...
看见中国科幻的“不可见”诗学——评宋明炜《看的恐惧:中国科幻小说诗学》
陈广兴
摘要
(
29
)
PDF
(1485KB) (
)
2024, 0 (3): 272–275
中外互参与现代中国的生态批评:评王斑《自然为家:现代中国的技术、劳动与批判生态观》
虞又铭
摘要
(
29
)
PDF
(1460KB) (
)
2024, 0 (3): 276–279
走向“他者”的比较文学——评苏源熙《“制造”野蛮人:中国文学和多语亚洲》
王礼健
摘要
(
29
)
PDF
(1443KB) (
)
2024, 0 (3): 280–284
版权所有《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沪ICP备05051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