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刊 1984年创刊 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 ISSN 1006-6101 CN
  •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最新动态
 
新时代比较文学新方向


——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张乐腾

 

作者简介:张乐腾,上海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博士生。电子邮箱:zhangleteng@hotmail.com

 

20181020日,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会议由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上海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承办,此次会议也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二届学会学术活动月主题活动之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1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近170位师生欢聚一堂,以文会友,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陈晓兰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致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致辞,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名誉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致辞。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二届会员大会由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刘耘华教授主持,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向与会会员和代表作第十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与会会员审议通过了工作报告以及财务报告、学会新章程的修改,并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

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杨乃乔教授与范劲教授主持。杨慧林教授的报告“比较文学的可能:以阿甘本解经的不同解读为例”,通过阿甘本解经的不同方法,探讨了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及其可能性的问题。报告指出:语言、文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互动日益明显,形成“叠加”的传统,在西方自身的概念系统中,许多原初的意义早已改变,涉及中西方的思想交流,情况更为复杂,形成双重“叠加”,因“叠加”而“比较”而推及其他问题,又可以启发种种颠覆性。北京大学张辉教授的报告“比较文学的三重境界:从奥尔巴赫的一段引文说起”,从奥尔巴赫的一段拉丁文引文出发,区分了比较研究的三种境界;提出“比较”是一切成见和僵化观念的反义词,“比较”是为了寻求“另一种状态”,为世界的更多可能性留下空间和余地,从而也在最高的意义上对列维纳斯意义上的“他者”真正开放。刘耘华教授的报告弗朗索瓦·朱利安看懂了中国文人画了吗?——朱利安中国画论之再研究,通过对朱利安中国画论的批判性审视,强调中国比较文学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报告指出:朱利安自觉地以“西方自我”来审视作为“他者”之构成部分的“中国画论”,其目的是借助“中国”这个“他者”来找到返回欧洲之“未思”,是以解决西方自身的“痼疾”为导向的,而这恰恰不是我国的主要问题。以此为鉴,今日中国之学者应避免落入汉学的“陷阱”而不自觉。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的报告科幻《红楼梦》:走向VR的文学”,从科幻文学的视角对《红楼梦》进行全新解读。报告分析《红楼梦》开篇的创世神话是一个从创世到湮灭的完整过程,是整个世界文学中都少有的宏大的时空跨度。《红楼梦》中对西洋科技的大量描述,象征多时空的交织,构成巴赫金意义上的“时空体”。其中最具科幻性的描写风月宝鉴,是一个虚拟现实设备,一个穿越时空的门户,它和太虚幻境映照出世界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即为文学性。

分组讨论围绕八个议题展开: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讨、海外华人文学与海外汉学、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研究、旅行写作研究。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组,宋炳辉的论文“中国当代文学如何面对两个世界”强调世界文学成为文化认同和沟通的方式,当代作家面对的是中国读者世界和中国以外的非汉语读者世界,这既是传统的文学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也是当代作家和文学研究面临的新挑战。耿纪永的论文“替身与化身——论当代美国诗人‘寒山诗’的创作”指出当代美国诗人或以寒山为替身,或努力化用寒山诗的语言甚至思维方式,“寒山诗”创作既赋予了美国诗歌新的主题和方法,也为中国文学文化海外传播带来诸多启示。梁新军的“余光中诗歌中的外来性”讨论了余光中诗歌中的欧化句法结构及其对现代汉诗的价值。泰国留学生宋中杰的论文“试论泰国‘包文拯’故事及电视剧《包青天》在泰国的传播”探讨了包文拯故事在泰国的传播及其在泰国社会中的地位,提出泰国重播《包青天》反映了整个泰国社会全民参与政治的现状。与会学者还通过小说、戏剧等具体案例的分析,关照中外文学的传播和相互影响。

比较诗学研究组,杨乃乔在论文“从‘Kassel Documenta’到‘卡塞尔文献展’——在误读与误译下生成的新艺术观念”中,关注近来不断涌现的当代艺术文献展,指出“艺术文献展”这一术语的翻译恰恰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与解释。郭西安的论文“观看的政治学:汉学研究中的‘视角’话语及其悖论”,论述了汉学研究的困境与视角观的复杂相互映现, 通过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反思汉学研究的内在结构和潜在规约,为汉学研究超越传统的“视角”观念提供可能。与会学者还就中西诗学的差异及其阐发和对话展开了讨论。

翻译研究既关注具体的案例分析,也有对翻译方法和理论的探讨,既研究语言的转换和文本的译介,也对译者本身予以关注王柏华的“当迪金森的语法遭遇汉语”论述了由于诗人精神的隐秘和认知的深度、诗人语言的实验性以及两套符码的张力与错位,造成的翻译狄金森诗歌的困境。李玉瑶在“翻译:不可为还是可为,这是个问题”中探讨了从事翻译必须面对的“如何从不可为的彼岸跨到可为的此岸问题。程弋洋博士的论文“文学翻译和出版中的译本跨语种操纵现象”探讨了多语种译介模式,并以翻译操纵理论和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对《金陵十三钗》西、英译本进行分析与解释。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组引入了宗教学、考古学等理论,在经济理论、原型批评等视阈下关注文学研究。叶舒宪的论文“什么是‘文化文本’——人类学转向人文研究的总体理论”,指出文化文本论的提出既属于理论探讨,又可以引领和指导本土的人文学研究之创新实践,并重点论述如何进入从文化文本到文学文本理论应用层面。吴玉萍的论文“民族记忆的大传统新视角——有感于保罗·康纳顿的《社会如何记忆》”,提出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引入大小传统理论,并佐以四重证据法,形成了跨学科研究范式,重点论证了无文字的大传统优于历史书写的小传统,是文化寻根的又一路径。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讨从学科定位、学科理论构建、学科发展等角度展开讨论。范劲在论文“‘空’的比较文学”中,以“空”和“有”的中国传统理论阐释比较文学的内在逻辑,论证了比较文学既不针对特定的文学作品和现象,也不自限于特定的社会现实,而应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系统;“空”最终通向“有”——符号的自由最终获得框架和意义。杜心源的论文“星球化与独异性——后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探讨了比较文学面对后多元文化时代的大背景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

海外华人文学与海外汉学研究组,华东师范大学荣休教授许光华回顾了自己的学术之路,把汉学研究与绘画的研究结合到一起。宁斯文的“西班牙十九世纪作家巴尔多·巴桑的两则《中国故事》”关注西班牙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以及西班牙汉学的发展状况。蒋向艳的论文“法国诗经学朔源”,追溯了法国诗经学的发展轨迹。高鸿的论文“跨文化的同与不同”,以欧华长篇小说《天才》为例,探讨了华人面对不同文化世界时的价值观、世界观的转变与不变。

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组,王建开在论文“欧洲文学走向东方之中介——浅谈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的转译”中讨论了中国现代外国文学译介中突出的转译现象,他指出转译是欧洲文学走向东方、在中国实现经典化的中介,也是国别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普遍途径。张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发展轨迹”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莎评在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中独树一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耿海英介绍了俄国《现代人》杂志的研究进展,她指导的博士生金屏论述了19世纪俄国报刊中的“文人论政”现象。肖有志的论文“财富、技艺与正义”论述了古希腊人的财富观念从荷马的《奥德赛》到阿里斯托芬的《财神》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家财、家政与王政一体到意欲摆脱宙斯的统治,最终表明神和人皆非完满的存在。胡平的论文“庞德《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埃利金纳”论述了庞德试图把西方新柏拉图主义与东方儒家思想进行跨时空的对话,并在两者的对话中寻找“疗治西方痼疾的良药”。

旅行写作研究组,与会学者通过具体的个案分析,探讨了跨界、旅行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国际旅行与异邦想象、文化重构的关系。朱晓映的论文“跨界:女性写作的空间移动”指出在边界消减、整体重构的局势中,女性的空间被拓展,女性的命运被改写,女性写作的世界版图随之改变。苗福光的论文通过劳伦斯的游记探讨了劳伦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于“原野的朝圣”。杨青青、杨雅婷、叶雨韵的论文则分别对卡赞扎基斯《中国纪行》、夏目漱石《满韩漫游》、克洛岱尔《认识东方》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展现了这些作家的中国观及其作品中的中国再现。景春雨的论文“‘浪漫法兰西’的变奏”论述了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法国形象认知的变迁,从基于感官体验的简单印象走向理性审视。陈晓兰的论文“一个中国人的战时旅行经验”,以曹亚伯《欧战中世界旅行记》为中心,探讨了战时各国对于跨国位移的从政治和经济管控,《旅行记》对于美国与德国后方国民日常生活与精神风貌的再现以及曹亚伯的战争观念。

本届年会充分展现了比较文学学科开放、多元、跨越的特质,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比较文学学科的宏观思考与具体问题、具体文本的微观分析相呼应,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申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的使命、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的可能,以及比较文学的境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发布日期: 2018-12-06    浏览: 3515